首页 > 最新动态 > “媒体+”西湖论茶,粤黔浙共沏一壶春
最新动态
“媒体+”西湖论茶,粤黔浙共沏一壶春
2025-10-312

循着长江经济带的协作脉络,带着黔北茶山的清润气韵,10月30日,“新茶饮·珠遵造”点亮杭州核心商圈湖滨银泰大屏,“珠遵新茶饮”主题巴士在杭州穿城而过,一枚流动的粤黔东西部协作品牌符号与西湖山水相映,呼应着“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底蕴,向长三角消费者发出一场共品、共享的诚挚邀约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同期,“新茶饮 珠遵造”2025年珠遵新茶饮品牌长江行(杭州站)推介活动(下称“长江行”)在杭州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举办。近百名来自珠海、遵义、杭州等地的新茶饮“主力军、先行者、实干家”齐聚一堂,共谋茶食茶饮合作新未来。

活动由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主办,南方农村报社、杭州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并得到遵义市农业农村局、珠遵新茶饮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媒体+”为桥

新茶饮织就跨域协作网

地处北纬27°世界茶叶生产黄金线上的遵义,具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鲜、香、浓、醇”的遵义茶。

“我们正全力在遵义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构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茶农’的省际协作模式,首创‘媒体+供应链’联盟模式,推动遵义茶产业从‘原料标签’向‘消费品牌’升级。”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综合协调与消费协作部部长卓伟浩表示,从“生产茶”到“设计茶”,珠遵新茶饮的故事扎根于粤黔东西部协作的时代土壤。2024年,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总产值达7.18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0亿元。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珠遵新茶饮”品牌案例成功入选“2025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综合协调与消费协作部部长卓伟浩致辞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综合协调与消费协作部部长卓伟浩致辞

遵义市农业农村局茶叶科陈织介绍遵义茶产业发展概况遵义市农业农村局茶叶科陈织介绍遵义茶产业发展概况

杭州是新茶饮“创新策源地”与“消费标杆城”,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为新茶饮供应链、营销、体验升级提供强支撑。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表示,这份“茶都底蕴”与“创新活力”,恰与珠遵新茶饮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以茶为媒,东西两地可共享科研平台,以杭州深加工技术、标准化经验赋能遵义茶原料提质;共拓市场渠道,借杭州消费场景与数字资源,让“遵义好茶”与“杭州好链”深度融合,打造跨区域协作新样板。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致辞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致辞

从要素集聚到价值共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杭州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富桥表示,“长江行”系列活动锚定新茶饮消费活跃市场,以“媒体+”赋能品牌宣传及路演,是一场以茶为核心纽带开展的跨区域产业协同与价值升维实践,推动珠遵新茶饮融入长江经济带产业循环。

从“喝茶”到“吃茶”

三地共筑茶饮产业生态圈

遵义红茶、茉莉龙井被精心酿成清爽饮料,茶酥糕点与EGCG龙井茶味益生菌软糖整齐陈列于伴手礼货架……活动现场,形态各异的展品将茶叶的醇厚风味融入饮品、点心、保健品等多元载体,直观展现出茶产业跨界创新的丰富成果。杭州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遵义茶叶交易中心、杭州甲骨文超级码公司、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等有关负责人,分别聚焦创新场景开辟茶饮消费新赛道、新茶饮供应链交易平台建设与发展、数字赋能在新茶饮供应链的应用、智能抹茶机助力科技与宋韵文化创新等主题展开分享。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岳飞指出,新茶食茶饮产业是健康与功能的结合、技术与跨界的交融、文化与标准的共舞。“茶饮茶食创新推动传统茶业实现工业化大转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深加工团队首席科学家,杭州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尹军峰表示,通过茶及茶制品风味品质调控与应用、茶功能成分挖掘与利用、特色功能茶产品创制,可显著提升茶叶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遵义有优质茶资源,杭州有科技与产学研优势,广东有市场活力,以“茶+”融合开发思维为引领,瞄准高质化健康化、特色化民族化、全球化国际化三大新风向,“珠-遵-杭”协作可打通产业链,建设茶饮产业生态圈。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岳飞作主题分享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岳飞作主题分享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深加工团队首席科学家,杭州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尹军峰作主题分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深加工团队首席科学家,杭州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尹军峰作主题分享

头部企业献策

共享规模化供应体系经验

发源于浙江台州的古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古茗”),凭借“鲜果鲜奶核心饮品”“区域加密开店策略”“自营冷链配送服务”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式,跻身新茶饮行业头部阵营,并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的“新茶饮第三股”。

浙江水仓食品公司(下称 “水仓”)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茶饮、茶叶产品鱼贯而出。作为古茗数字化轻食饮品原料加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仓已是集茶叶原料产研销于一体、提供茶叶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茶叶年销破万吨,服务新茶饮门店超8万家。活动组织调研队伍赴水仓,详细了解新茶饮供应链原料品质升级、高香品种开发、有机种植情况。座谈会上,针对县域茶产业发展痛点,遵义湄潭县委常委、副县长夏宇,遵义凤岗县委常委、副县长吴玉仁与水仓副总裁任嘉怡展开深入交流,重点分享 “产区联盟模式” 助力规模化供应体系搭建的经验。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南方农村报 王富迪 拍摄

从粤黔协作的“山海情”,到杭州茶都的“创新力”;从科研赋能的“硬支撑”,到企业实践的“活案例”,遵义的生态好茶沿长江经济带走出去,一线新茶饮创新思路沉下来。伴随“市场开拓、科研助力、东西补位”的协作不断深化,珠遵新茶饮围绕“让遵义茶农每斤茶叶增收一块钱”的目标,推动传统茶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正迈出坚实有力的新步伐。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